
AATCC 118:1997:防油測試-防碳氫化合物測試
AATCC 118:1997:防碳氫化合物測試
本方法通過評估織物對一系列不同表面張力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的抗潤濕性來判斷測試布板上氟化合物整理劑或其它低能表面的化合物的存在。
在測試布板上滴一滴標準測試液(一系列不同表面張力的碳氫化合物),然后觀察其潤濕、毛效情況和接觸角。防油級數為沒有潤濕測試布板的最高級標準測試液的級數。
3.1 標準測試液(如下表)
3.2 滴管
3.3 白色 AATCC吸墨水紙
3.4 實驗手套(普通)
剪取兩塊約20×20cm(8×8in.)的測試布板。
在測試之前,將測試布板置于溫度為21±1℃(70±2℉)、相對濕度為65±2%的標準環境下條件化至少4小時。
5.1 把測試布板平放在白色吸墨水紙上(置于光滑、水平的工作臺面上)。
5.1.1 當評估稀薄織物時,在至少兩層的測試布板上進行測試,否則標準測試
液可能潤濕下表面,而不是實際的測試布板,從而導致錯誤的結果。
5.1.2 設備、工作臺面和手套必須不含有硅樹脂,若使用含硅樹脂的物品,將
會影響防油級數。
5.2 在滴標準測試之前,戴上干凈的實驗手套,用手將絨毛織物的絨毛理順。
5.3 從最低級的標準測試液(AATCC Oil Test Grade Liquid No.1)開始測試。
滴直徑約5mm(0.187in.)或0.05ml的液滴在測試布板上(沿緯向滴5點,每點間距約4.0cm)。然后從45°方向觀察30±2秒鐘。
注意:滴管嘴部距布面約0.6cm(0.25in.),避免接觸測試布板。
5.4 如果液滴與測試布板的接觸面未發生滲透或潤濕和液滴周圍未發生毛效現象,則在臨近位置滴較高一級的標準測試液,然后觀察30±2秒鐘。
5.5 重復上述步驟,直至30±2秒鐘內,測試布板(液滴周圍或下面)有明顯的潤濕或毛效現象。
6.1 測試布板的防油級數為最高一級標準測試液的級數,此標準測試液在30±2秒鐘內未潤濕布板,0級表示測試布板未通過Kaydol。液態石蠟
測試布板潤濕觀察方法:液滴與測試布板接觸面變暗或潤濕和(或)液滴失去接觸角。對于黑色或深色織物,潤濕即液滴失去“閃光”。
6.2 由于測試布板的整理、成份。組織規格的不同,各種潤濕情況都可能會遇到。對有些測試布板來說,終點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測試布板在較低一級的標準測試則有明顯的潤濕性,因而這類織物的防油級數是非常明顯的。而對有些測試布板,在不同標準測試液的測定下,表現出部分的潤濕性(在接觸面處部分變暗),因而對這類測試布板,潤濕的終點應為30±2秒鐘內接觸面處完全變暗或產生毛效現象。
6.3 不合格:當五點中有三點(或更多點)完全潤濕或產生毛效現象,接觸角消失;合格:當五點中有三點(或更多點)為清晰的圓形外觀,接觸角較大。
臨界狀態:當五點中有三點(或更多點)為圓形,部分變暗,防油級數為臨界狀態級數減去半級,精確至0.5級。
防油測試應做兩個測試布板,如果兩個結果一致,報告其級數:若兩個結果不一致,則測試第三個測試布板,若與前兩個中的一個相同,則報告相同的結果:若又不一致,則報告三個結果中的中間值(如:前兩次結果為3.0級和4.0級,第三次結果為4.5級,則報告4.0級),精確至0.5級。

隨著電子產品防水需求的不斷提高,從原先的 IP54到現在的IP67IP68等級!市場上出現了防水透氣膜和防水透音膜,目前這兩種不同的材料應用被搞混了,今天便與大家一起討論防水透氣
最近各地降雨量激增,所以手機就難免會沾點水,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防水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重要功能,而且個人對目前的IP68手機市場是相當不滿意的。為什么?太貴
自然界中荷葉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典型不沾水特性(學術上稱為Cassie-Baxter狀態),具有自清潔、抗結冰、減阻、抗腐蝕等廣泛應用價值,而玫瑰花瓣則具有水滴高粘附特性(稱為Wenze

派瑞林各種粉材真空鍍膜技術加工 納米涂層防水處理
派瑞林各種粉材真空鍍膜技術加工 納米涂層防水處理

高阻隔強絕緣防汗液涂層藍牙耳機3C電子產品IPX7納米材料
高阻隔強絕緣防汗液涂層藍牙耳機3C電子產品IPX7納米材料

耐磨超疏水納米材料 絕緣子架空導線電纜橋梁防覆冰涂層
耐磨超疏水納米材料 絕緣子架空導線電纜橋梁防覆冰涂層

真空等離子氣相沉積技術納米防水鍍膜加工 產能5萬片天
真空等離子氣相沉積技術納米防水鍍膜加工 產能5萬片天

親水疏油自潔凈納米涂層 易去污 無機防紫外高硬度材料
親水疏油自潔凈納米涂層 易去污 無機防紫外高硬度材料

臺灣超親水防霧塑料專用 附著力好 透過率高 持久有效
臺灣超親水防霧塑料專用 附著力好 透過率高 持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