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米防水技術的原理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漢樂府)。炎酷暑日,最是那一池田田碧水夏荷讓人們流連忘返,沁人心脾。從古至今,荷花就備受世人的喜好,也留下了很多到處頌揚的聞名詩篇,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詩句描繪了荷花潔身自愛的高貴品質。
眾所周知,水滴落在荷葉上會形成近似圓球形的白色透明水珠滾來滾去而不浸潤在荷葉上,“大珠小珠落玉盤”,別有一番情致。可是荷葉不沾水的奧秘是什么呢?為探討這種征象背后真實的緣故原由,筆者經過采集荷葉樣品、脫水干燥等方法處理,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荷葉外觀進行了微觀形態觀察,揭開了這個奧秘的神秘面紗。
原來,在荷葉的上外觀布滿特別很是多細小的乳突,乳突的平均大小約為6-8微米,平均高度約為11-13微米,平均間距約19-21微米。在這些細小乳突之中還分布有一些較大的乳突,平均大小約為53-57微米,它們也是由6-13微米大小的微型突起聚在一路構成。乳突的頂端均呈扁平狀且中間略微凹陷。這種乳突結構用肉眼以及通俗顯微鏡是很難察覺的,通常被稱作多重納米和微米級的超微結構。這些大大小小的乳突和突起在荷葉外觀上猶如一個挨一個隆起的“小山包”,“小山包”之間的凹陷部分充滿空氣,如許就在緊貼葉面上形成一層極薄,只有納米級厚的空氣層。水滴最小直徑為1-2毫米(1毫米=1000微米),這相比荷葉外觀上的乳突要大得多,因此雨水落到葉面上后,隔著一層極薄的空氣,只能同葉面上“小山包”的頂端形成幾個點的接觸,從而不能浸潤到荷葉外觀上。水滴在自身的外觀張力作用下形成球狀體,水球在滾動中吸附灰塵,并滾出葉面,從而達到清潔葉面的結果。這種自潔葉面的征象被稱作“荷葉效應”。
研究注解,這種具有自潔效應的外觀超微納米結構形貌,不僅存在于荷葉中,也普遍存在于其它植物中。某些動物的外相中也存在這種結構。這種邃密的超微納米結構,不僅有利于自潔,還有利于防止對大量漂浮在大氣中的各種有害的細菌和真菌對植物的侵害。
當今,仿生荷葉的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紡織、化工等諸多社會行業,許多企業開發了一些仿荷葉的納米材料和產品,例如,荷葉織物、荷葉防水漆、荷葉防水玻璃等。可以預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荷葉效應”產品出現,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

隨著電子產品防水需求的不斷提高,從原先的 IP54到現在的IP67IP68等級!市場上出現了防水透氣膜和防水透音膜,目前這兩種不同的材料應用被搞混了,今天便與大家一起討論防水透氣
最近各地降雨量激增,所以手機就難免會沾點水,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防水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重要功能,而且個人對目前的IP68手機市場是相當不滿意的。為什么?太貴
自然界中荷葉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典型不沾水特性(學術上稱為Cassie-Baxter狀態),具有自清潔、抗結冰、減阻、抗腐蝕等廣泛應用價值,而玫瑰花瓣則具有水滴高粘附特性(稱為Wenze

派瑞林各種粉材真空鍍膜技術加工 納米涂層防水處理
派瑞林各種粉材真空鍍膜技術加工 納米涂層防水處理

高阻隔強絕緣防汗液涂層藍牙耳機3C電子產品IPX7納米材料
高阻隔強絕緣防汗液涂層藍牙耳機3C電子產品IPX7納米材料

耐磨超疏水納米材料 絕緣子架空導線電纜橋梁防覆冰涂層
耐磨超疏水納米材料 絕緣子架空導線電纜橋梁防覆冰涂層

真空等離子氣相沉積技術納米防水鍍膜加工 產能5萬片天
真空等離子氣相沉積技術納米防水鍍膜加工 產能5萬片天

親水疏油自潔凈納米涂層 易去污 無機防紫外高硬度材料
親水疏油自潔凈納米涂層 易去污 無機防紫外高硬度材料

臺灣超親水防霧塑料專用 附著力好 透過率高 持久有效
臺灣超親水防霧塑料專用 附著力好 透過率高 持久有效